主管单位: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
主办单位:中国化工信息中心
编辑出版:《中国化工贸易》杂志社
国际标准刊号:ISSN1674-5167
国内统一刊号:CN11-5717/TQ
期刊级别:国家级刊物
语 言:中文
周 期: 旬刊
出 版 地:北京
语 种: 中文
开 本: 大16开
投稿邮箱 :zghgmy@zghgmy.cn
在线编辑QQ :3590271337
内容摘要:界限不清、相互牵绊的亲子之间,往往进行着相互牺牲的索取,成为两个灵魂无法独立的人。
关键词:亲子关系;家庭教育;亲子共生体
作者简介:
孩子回家后如果先玩手机、看电视,父母往往会忍不住一遍遍提醒“什么时候写作业?”孩子难免心生反抗之意,甚至呐喊“你别管”“不用你操心”;孩子想给同学送生日礼物,父母总会给出特别具体的建议:“送他一本相册吧,既经济实惠又有纪念意义”;即使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,父母也会以不合适为由否定孩子的创意;孩子习惯性指使父母帮他拿东西,父母一边责备“你啥时候能养成个好习惯啊”“你咋这么懒”,一边把东西递到孩子手中。
这些常见的家庭教育场景中,父母享受着被依赖的成就感,执着地扮演“拯救者”,却无法察觉自己已经侵犯到孩子的自由空间;或沉溺于所谓的“好父母”形象,顺从地扮演被孩子侵犯的“牺牲者”,结果本该相互独立的两个人,就活成了亲子共生体,相互束缚、相互牵制,均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。
界限不清、相互牵绊的亲子之间,往往进行着相互牺牲的索取,成为两个灵魂无法独立的人。
父母越操心 越“看不见”孩子
爱操心的父母往往深信“我若不管,一切乱套”。
操心,往往意味着父母角色里想保护的原始冲动,以及对自身经验体系的绝对自信。这样的信念体系,确实能在概率上最大限度保证结果的正确性,难怪父母会对调整、指导、提醒孩子乐此不疲,甚至担心因自己调整、指导得不够,导致孩子走所谓的弯路,于是越发操心,要做尽职尽责的父母。
然而,事实却是,父母越操心,就越“看不见”孩子,越会陷入双向无自由的恶性循环。
父母之所以焦虑,往往是因为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掌控而感到安全感匮乏,于是跨越界限进入孩子的领地,试图通过安排孩子来获得掌控性,获取更多安全感。比如孩子放学回家想先玩游戏,父母因不能充分信任孩子而过度干预,孩子的对抗则因为自己的安排被扰乱、玩耍的连续性和自由感被破坏,目的是守护自由。
如果父母和孩子达成契约:放学回家先玩30分钟就去学习,双方就会进入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双向自由。父母拥有内心的宁静,不会频频干扰孩子的行动;孩子拥有一定自由的时间,不因被频繁打扰而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攻击行为。
父母干预多 孩子难自信
习惯于过多干预的父母,时间、精力大部分投入到孩子身上,孩子的成长空间被高度压缩,自我得不到舒展,人格发展受到抑制。最终陷入父母身心疲惫、孩子却难有作为的恶性循环。
习惯于过多干预的父母,认为只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便会获得好的结果,变得更加自信。可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,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,培养的其实是父母的自信,孩子并不能因此而变得更加自信。
“我不管孩子,他怎么做好?”这样想的父母把自己当成拯救者,却不知一个人只有自己拯救自己才能获得自信。父母越操心,越会为孩子设计清晰的路线,对孩子的掌控心越来越强。而孩子却因为缺乏体验乏,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信念体系。简而言之,孩子并不清楚种下一个“因”,会收获怎样的“果”,一旦离开父母就很难做出正向的选择。而离开父母后孩子的表现,才能验证出孩子能力的强弱。
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戴维·迈尔斯在《社会心理学》中提及的阿伯汗·特泽的自我评价维护理论,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,威胁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度,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。因此,父母的教育行为,某种程度上预言了孩子的未来。
如果父母经常跨越界限去干预孩子、指导孩子,孩子会据此认为自己不够聪明、不够有创意,无法独立来克服困难、解决问题,因此对父母产生过多依赖。父母如果在孩子的依赖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感,干预就会越发乐此不疲,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多么必要且紧急。
但事实上,孩子不经由探索、经历来完成创造的过程,最终造就的是自卑、自我压抑、创造力被遏制、自我价值感极低的生命。正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在其《儿童教育心理学》中所言:“关于人的发展有一个根本的事实,那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、有目标的追求。自出生起,人就不断地追求发展、追求伟大、追求完善和优越的美好图景。”
拥有自我价值感,是孩子精神生命的动力。过度操心的父母,用自我意志替代孩子的意志,甚至替代孩子的成长历程。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的都是父母雕刻的痕迹,几乎“看不见”孩子自我发展的踪迹。
父母越无私 孩子越自私
“做什么事都是围绕着他转,我的生活里几乎都是孩子的事情,我付出了那么多,实在想不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”这些父母自哀、自怜、委屈,搞不懂为什么无私的爱却培养出了自私的孩子。
孩子所谓的自私,伴生的是父母自我的缺失。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:一个妈妈每次吃饭都把鱼身夹给孩子、鱼头留给自己。久而久之,每次孩子都主动夹鱼头给妈妈,妈妈心里难受又难言,心想:“孩子都这么大了,怎么还不知道心疼人?”妈妈认为孩子不懂事,孩子却认为妈妈喜欢吃鱼头所以每次都留给她。这个妈妈怪孩子自私,却不知原因就是她在“善意的谎言”中的自我缺失。
父母自我越缺失,孩子前行越困难。如果父母是为孩子而活,心被孩子的一举一动牵绊着,试图通过自我压缩来实现孩子的自我强大,实质却是借助孩子的身体来实现自我。也就是说,父母自我的丧失,也会导致孩子无法找到自我。
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先生在《情感暴力》中对此有深刻的解读:“‘只要你幸福,我怎样都可以’这句话,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‘我’幸福,希望孩子觉得能有‘我’这样的父母何其幸运。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,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。”
其实,父母自我牺牲式的代价和貌似没有期望的期望,孩子是能察觉到的。背负着父母“劳苦功高”的压力,孩子或者步履维艰地前行,或者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放下重担不再背负。父母之爱,就这样沦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羁绊。
划清界限 解放两代人
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为促进心智的成熟,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·派克在其《少有人走的路——心智成熟的旅程》中极力倡导的。父母必须首先做出分离的姿态,想改变孩子,先改变自己,
父母要忍住干涉孩子、替孩子承担责任的冲动,学会爱中管教、划清界限,分清自己的事和孩子的事。通过一句“你觉得呢”,把孩子的问题温柔地还给孩子,就是把做决定的责任归还给孩子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啥也不管,父母还必须承担引导的职能,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,让孩子既感受到父母的关怀,又积极自主思考。父母明确划清界限,由包办型转为引领型,孩子就得到选择的机会,自行评估选择方案,承担相对应的行事后果,因此变得独立而自律,父母也就不至于感觉疲惫了。
当孩子试图侵犯父母的界限时,父母可以说:“我手头有正在忙的事情,不能帮你了,你自己解决一下吧。”父母懂得维护自我空间,孩子才能尊重父母,不逾越界限,逐渐走出依赖获得独立意识。互相依存的双方,其中一方的变动会引起另一方的调整和自动匹配。当孩子试图越界时,父母温和地拒绝,孩子只好自行解决问题,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建立自我的过程。
划清界限的标志,就是明确区分“你”和“我”,实现亲子之间的双向解放。真正的父母之爱,是通过当下的教育帮助孩子发展出未来独立生存的能力。父母守护自己的界限,活出自我,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的自由空间,给孩子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和自由,才能发展出孩子独立应对世界的能力。
(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员,“和润万家”创始人)
本文由: 中国化工贸易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中国化工贸易杂志社编辑部
2019/3/21 10:28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