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通知
《中国化工贸易》版面紧张,请大家踊跃投稿。 投稿邮箱 : zghgmy@zghgmy.cn
中国化工贸易版权信息

主管单位: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

主办单位:中国化工信息中心

编辑出版:《中国化工贸易》杂志社

国际标准刊号:ISSN1674-5167

国内统一刊号:CN11-5717/TQ

期刊级别:国家级刊物

语   言:中文

周   期: 旬刊

出 版 地:北京

语  种: 中文

开  本: 大16开

投稿邮箱 :zghgmy@zghgmy.cn

在线编辑QQ :3590271337

在线办公
联系我们

投稿邮箱 : zghgmy@zghgmy.cn

编辑部QQ: 3590271337

官方网址: www.zghgmy.cn

我负责谋平等,你负责争自由

时间:2019-03-02 23:08:16  点击:822


       

有一次和其他老师一起商量学校的精神和理念,我拟定了这么几个词语:崇德、自强、共生、融合、求实、执着、仁爱、平等、担当、创造……最后又加了两个:健康和快乐。有的老师说,是不是应该加上“卓越”和“至善”,许多老师也觉得有道理,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。

教育,一定是教人为善的,教人向好处发展,但是不是一定要“卓越”和“至善”呢?这里就涉及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。我最喜欢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:“在立脚点要平等,于出头处争自由。”这句话很耐人寻味,“要平等”讲的是基本的要求,“争自由”讲的是奋斗的目标,这两者混淆不得。至善,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,这不是我们的立脚点,教育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要做好得不能再好的“圣人”,这不切合实际。至于“卓越”,更是没有标准的事情,我们常说“卓越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”,可见“卓越”实在无法成为教育的目标。但现实呢?我总觉得我们的教育可以用古人的一句诗来描述,那就是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,为了所谓的“卓越”而牺牲了人的天性和快乐。

有一次,我在一所学校听校长介绍他们的学科竞赛成绩,多少个市级一等奖,多少个全国一等奖,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朋友对我说的话:“我的小孩在这个班里做了三年陪读,结果连最基本的也没搞清。”我当时的回答是:“谁叫你去凑这个热闹的?”这其实还不是最严重的。我在西南某地调研的时候,听到最震惊的一句话是当地的一位村民对我说的:“娃儿去读高中,三年回来,读成了一个废人。”三年,陪读而终于失去对一门学科的热爱与兴趣;三年,读遍了语、数、英、理、化、生,却变成一个一无所知的废人。原因只有一个,我们的教育是不计较教育成本的,但凡有一个成功者,就可以无视数十上百个失败者的存在。卓越和至善,总是人群中的少数,因为成就少数而忽视大多数,教育就真的实现了它的价值了吗?

有人或许要说,所谓高标准严要求,要求高一点总归是好的。其实,这是一个需要被终结的关于教育的流言。当我们提出一个超越一般人性水准的要求时,更多的不是激发人们向上的意志,而是唤起他们自暴自弃、自我放纵的欲望。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叫“习得无助”(learned的

helplessness),大概就是描述的这种情形。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感到无法实现的时候,他们往往采取彻底放弃的态度。事实上,培养卓越没有尽头,好了还要更好,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。但问题是,我们的教育却常常守不住最应该守住的底线,如最基本的文明素养、最基本的科学素养。一个人读了12年书,却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,对世事人情一无所知,我们的教育可以向社会交代吗?我们提出过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,但是不应该忘了,首先要让他们成“人”,然后才能够要求他们成为接班人。但是,我们总是想跳过最基本的,而直达最高端的。比如,我们都知道焦裕禄、孔繁森是优秀的甚至是卓越的基层领导,于是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成为“焦裕禄”或者“孔繁森”,结果并没有如愿。我们不否定的确有一些“焦裕禄式”的好干部,但是也出了一批贪腐败坏的坏干部,甚至这样的干部有很多。我们要求人人成为“雷锋”,但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,似乎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。

如果我们检讨这些年教育犯的过错,我想首先是教育观念出了问题。我们只盯着那些所谓的成功者,而忽略了教育的作用,它首先是要让整个社会变得更文明、更理性、更温暖。而一旦失去这样一个更文明、更理性、更温暖的社会基础,卓越者也只能靠天赋异禀来成就了。更可悲的是,一旦这些卓越者出现,我们却又沾沾自喜地以为是教育本身的功劳,这不过是自欺欺人。

教育其实首先应该关注受教育者普遍水平的提升,同时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可能的环境与条件。唯有如此,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对民族负责任的教育。一个刚从北欧旅行回来的朋友告诉我,她在那里感受到了安全与热情,虽然酒店未必有国内的奢华,但却实实在在让人感受到了温馨,“我觉得在那里旅行比在国内还有安全感”。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愧疚,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。

当面对那位不想让孩子继续读高中的村民时,我真的很希望能说:经过学校的学习,你的孩子才能够成为一位懂道理、会生活、体贴温暖的人。而且,我希望我说这样的话时,内心是充满了坚定的自信的。

《好教育改变人的气质》

郑朝晖 著
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



本文由: 中国化工贸易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
中国化工贸易杂志社编辑部

2019-03-02 23:08:16

上一篇:第29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
下一篇:释放你的想象力